地层测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这场接力还在继续 世界新消息
来源:津云     时间:2023-05-14 14:49:32

近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捷报频传:多PVT取样模块完成渤海首秀,探针双挂模块完成渤海首秀,宽频调速液压动力模块完成渤海首秀,高温大容量多PVT取样模块完成渤海首秀,光谱分析模块完成渤海首秀;双封隔器模块完成渤海首秀……这些技术装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中海油服自主研制的钻井中途油气层测试仪(简称“EFDT ”)科技转化成果,实现了从“单一”技术服务到“订单式”技术服务的跨越。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一场坐穿冷板凳的修行,如同在一栋黑漆漆的大厦里摸索一个小小的开关,不是每个人都能熬过那份孤独和彷徨,能不能迎来成功的光明,关键看能不能在每个艰难时刻屏住一口气冲过去。这口气,中国海洋石油测井领域地层测试技术的四代测井人不缺。他们用39年的时间实现从完全依赖外国技术服务到掌握世界领先技术的跨越,中海油服也成为了国内唯一商业化应用、全球第四家掌握该项技术的公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0后冯永仁:大家就是喜欢探究未知的东西

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冯永仁绝对是“一条道走到黑”。

中国海油成立之初,海上测井技术一穷二白,所用的仪器全部从国外购买,价格高得离谱的技术服务让海油人下定决心,闯出自己的路。

2001年,冯永仁带领团队在一个80年代修建的刻度井老楼里,装配两台设计电脑、三个简陋的工装台,研究起了最新的地层测试技术——钻井中途油气层测试仪。

四年后,科研样机接受了第一次现场测试。严冬的华北平原,气温达到零下20多摄氏度。团队抵达井场,人拉肩扛,组装调试仪器,这个重达600公斤的宝贝,就是冯永仁和团队精心“孕育”的“孩子”。

然而,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紧张测试,换来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沉入谷底的打击:仪器的重要功能——测压取样失败了。

冯永仁记不清自己当时是怎么回到驻地的。钻进冰冷的被窝,他心里难受得无法入睡。

面对外国竞争对手的讥讽、面对国内同行的质疑,回想多年来艰辛的付出……他多少次问自己,仪器研发还要不要继续?

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够做到!打起精神的他召集项目组成员一遍遍重新梳理研制过程,办公室废弃的设计图纸、演算稿纸足够铺满办公楼前的足球场。

为了检验仪器的可靠性,没有振动实验设施,他们就用土办法,把仪器放在农用拖拉机上,开到坑坑洼洼的乡村土路上,连续颠簸了一个月。

2006年,又是一个寒冬。客户同意他们进行海上测试,但反复告诫:“你们只有一次机会。”

那个夜晚,他一直紧紧盯着手机。凌晨,手机屏幕忽然亮了,是一条短信,只有两个字:成功。

这短短两个字意味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钻井中途油气层测试仪终于研发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

“面对创业初期的诸多困难,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但大家就是喜欢探究未知的东西,哪怕是有一点进展,我们都能高兴上半天。”多年后,冯永仁回忆当初的情景时如是说道。

70后秦小飞:“台上的一现”需要“台下的十年”

“科研工作必须用创新思维挑战领域内的技术难题,否则不会进步。”作为冯永仁的徒弟,秦小飞立志要做有灵魂的科研。

谈到自己的很多项装置、技术发明的由来,秦小飞都说:“不想现场干活的同事们,因为设备性能缺陷或功能不便,干得太辛苦。”

有一次,秦小飞跟现场人员聊天,听作业人员说现场作业时泥浆会吸附仪器,使得仪器很容易遇卡失效。现场打捞往往需要人员20多个小时连续奋战,非常辛苦,而且1000多万的设备,一着不慎就会报废。

秦小飞开始琢磨:有没有一种有效的解卡手段,让现场兄弟们作业时不用总提心吊胆。

某次搬箱子的过程中,秦小飞受到启发:如果有“一双手”,在仪器遇卡时从横向“推一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他找到了老师冯永仁,利用一年多时间,研制出了解卡装置,并在新疆、湛江和塘沽等作业现场一次次成功解卡。

作为参与EFDT研制的技术骨干,秦小飞很自豪:“如今电缆地层测井技术已经形成产业化体系,该项技术为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节省30%以上成本。”他说,“我喜欢科研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尽管‘台上的一现’需要‘台下的十年’,但是我爱的就是那漫长十年里的每一次突破和每一分坚守。”

80后陈永超:没有什么比作业成功的消息更让人兴奋的了

“价格高,我们就不能研发制造吗?”有一次,入职不久的陈永超在一次技术交流会上被客户问得蒙头转向。

会上讨论的正是低渗地层测压取样技术,是一直困扰地层测试作业的业界难题,长期以来,此类复杂地层作业只能依赖国外仪器,作业费用高昂。这也让洒脱热烈、“主意很正”的80后年轻人当即下决心攻克此项技术。

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陈永超却都“挥霍”到了科研项目上。项目初期,陈永超加班加点开展调研。有一次,为了完成仪器方案设计,陈永超说自己灵感来了,和同事薛永增一拍即合,硬是干了一个通宵,完成了初稿,一晚上两人啃了四袋干方便面。

四个月后,团队成功研发出样机。对陈永超而言,测试的过程是最熬人的。

为了获取足够多的数据支撑,试验通常需要仪器30多个小时连续运转。为此,他和成员孙洪义干脆住在实验室,每天晚上,在园区散步的同事,总能透过实验室的玻璃看到加班的陈永超在仪器和电脑桌间来回穿梭。

从失败到失败,依然保持热情不减。他已记不清失败了多少次,装配-测试-改进-装配-测试……为了进一步验证仪器的可靠性,团队在燕郊实验室和天津塘沽之间来回奔波,在屡败屡战中追求完美。

2015年,历经几十次改进和反复试验,极板式超大探针完成现场应用。“没有什么比我们的自主技术在现场传来作业成功的消息更让人兴奋的了。” 陈永超说。

90后支宏旭:科研需要埋头苦干,更需要抬头看路

“向前跑,带着赤子的骄傲…”《追梦赤子心》是90后技术负责人支宏旭最喜欢听的一首歌。他的梦,是实现随钻地层测压取样技术的突破。

该技术能够在钻井过程中进行实时取样作业,是目前地层测试领域急需的高端技术。而地层测试器要想准确测量地层压力,传感器起着关键作用。

2015年,支宏旭承担的第一个科研课题正是石英压力传感器刻度技术。那时候,实验室有一套刻度设备,但迟迟没有形成刻度能力。传感器刻度非常复杂,前后有22个步骤,一次刻度至少一周,一旦有问题就必须重来。

通讯总是莫名其妙地断掉,他就一根一根重新焊接线缆;实验参数不合适,他没日没夜地做实验,用光了十几瓶氮气。最终,他成功攻克了设备稳定性、最优实验参数识别两大技术难关。

2020年12月,随钻测压取样仪科研样机赴新疆实井测试,仪器全长16米,功能复杂,测试难度极大。为此,他和团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即使在仪器下井前的最后时刻,还在紧张调试仪器功能、优化控制代码。经过顶风冒雪,黑白交加连续奋战,他再一次和团队啃下了“硬骨头”。中国海油由此成为全球第四家掌握随钻地层测压取样技术的公司!

对科研,这位90后年轻人有自己的看法:“科研需要埋头苦干,更需要抬头看路,要将目光放长远,不断的学习消化吸收先进技术。”

从依赖国外的技术服务到打破垄断的测压取样,从对标国际的自主技术到国际首创的解卡装置,从常规地层的系列应用到低渗地层的规模应用,从占用井口的电缆测压取样到钻井实时的随钻测压取样,创新永无止境,挑战永不止息。60后冯永仁今年8月即将退休,未来,中海油服的测井人仍将征途漫漫,科技报国的红色基因,被注入到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的每个细胞,代代相传,代代不息。(通讯员:武志峰、杨君)

关键词:

新闻推荐